喜欢后街大概有10年了,高中的时候,虽然听的都是盗版磁带(因为那个时候就没有正版可言),但那个时候是真的为后街疯狂,班里的人几乎人人都会唱后街,举办晚会的时候后街的歌也都是必上曲目。后来上了大学,渐渐地后街淡出了我的视野,大四的时候后街在上海开演唱会,是解散前的最后一场,我当时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,后来后街解散了,我当时特别后悔,心想以后可能再也看不到后街了,再后来听说后街又复出了,买了正版的专辑never gone 听的我十分感动,于是又重新开始关注后街,不散的和弦,this is us,除了少数的几首歌特别喜欢之外,其他的基本没什么感觉,也许是我对这种流行pop的套路已经厌倦了,但是我觉得后街的歌就是那种会有很多经典的百听不厌的,也有很多一般的,可能是他们为了尝试不同风格的,但不是很流行的。
好了来说说昨天的演唱会、因为找不到吃饭的地方,我到快开演5分钟的时候才到五棵松,本来以为迟到的人不是很多,结果发现还有大批的人往场馆赶,就忽然感觉到后街真的已经大势已去,但是开场几分钟后全场几乎还是坐满,让我感到后街还是有人气的
不得不说的是,舞台确实感觉很小,而且就那么一块大屏幕,,我做的三层看台有的地方被灯光设施挡着都看不到了,中途看到有摄像机对着brian取特写,可是体育场的大屏幕并没有亮起来,很是遗憾,不过还好我有望远镜,可以看得很清楚
气氛没有high起来,这不是bsb的原因,因为现场音乐效果太差了,好几次我都没有听清楚bsb在说什么,另外就是在场的大多数歌迷都已经不再年轻,但我相信他们和我一样,都有着为后街而疯狂的青春回忆,只是被现在的社会磨平了棱角,于是选择了不再张扬。这里也有个文化差异问题,不过希望bsb还能感到中国歌迷的热情
我坐的是三层看台180 的位子,这样的票在年后就已经没有了,但也许是因为黄牛吧,我做的那一排居然都是空的,除了我旁边坐了个姐姐,还好她也喜欢后街,而不是那种来看热闹的。。
唱the one的时候,brian把话筒对着大家,可是我却忘了歌词。那些曾经唱的很熟的歌,怎么会这样?当我意识到这点时才发现他们确实已经在我生活中远去了。“曾经那么的爱着他们,但现在感觉仿佛不曾爱过”昨天在baidu贴吧看到的这句正中了我当初的感受。
是啊,曾经我感觉和bsb那么近,他们的音乐总能给繁忙学业中的我带来动力,那个时候不懂歌词,纯粹是因为旋律而迷上了后街。后来我读了英文系,开始研究后街的歌词,发现那些很口语化的句子中隐藏着多么浓烈的感情。当我读到All I have to give里面的歌词,非常的感动。但现在同在一个体育场里却觉得他们那么遥远,如果不是有那些互动和讲话的时候出现的音乐间隙,我仿佛感觉不到我是在看 live。
yesterday once more。我想对后街的爱转变成了一种沉淀,他们就像是初恋一样,永远那样美好,以后我还会爱上WL,爱上A1,爱上C21,爱上J-pop,但后街带来的那份感动永远不会改变。
虽然这次演唱会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,虽然我的表现可能也不够疯狂,但能静静坐在那里听他们唱,看他们唱,跟着他们一起吼出那些感动我的旋律和歌词,便已经足够。
看bsb的演唱会一直是我的一个梦,昨日,梦圆。